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長假出行火爆,消費“成色”足不足?

《投資者網》謝瑩潔

2025年國慶與中秋“雙節”疊加,八天“超級黃金周”落幕,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錄得24.32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6.2%,刷新歷史同期峰值;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全線飄紅。

然而,人潮洶涌也有另一面——商務部監測顯示,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2.7%,低于“五一”假期3.9%的增速;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亦顯示,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其中商品消費增3.9%、服務消費增7.6%,雖保持擴張,也相對弱于“五一”表現。

出游人次創新高

出行端的數據佐證了居民“用腳投票”的強烈意愿。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假期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按日均出游人次較2024年國慶7天假期增長1.8%;國內出游總花費8090.06億元,日均花費增長1.0%,人均每日花費增幅不足1%,顯示價格敏感型需求仍占主流。

以此計算,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日人均花費為113.88元,較2024年國慶假期的130.87元有所下滑,亦不及2019年同期的118.69元。

機票、酒店的“量增價跌”更為明顯:去哪兒平臺顯示,長假尾聲多條熱門航線票價較節前高點下降,三亞、廈門等地高星酒店平均支付價格較“五一”下降超10%。

當前游客偏好正從“打卡式旅游”轉向“沉浸式度假”,具備“場景+文化+體驗”特征的復合型產品更受青睞。美團OTA數據顯示,集文化、歷史、休閑、娛樂與體驗于一體的沉浸式綜合體推動消費新需求,多場景疊加的套餐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20%。同時,“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展覽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文旅體融合趨勢繼續彰顯。

縣域市場成為一抹亮色,美團數據顯示,國慶首日縣域旅游消費預訂單量同比增長51%,其中江蘇東臺、浙江海寧、廣西靖西等地旅游消費預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浙江松陽、云南騰沖、貴州肇興侗寨等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的小眾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自駕出行仍是國慶中秋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共8天時間,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出行量同比增長7.1%,占公路出行總人數的79.8%;據交通運輸部預測,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居民自駕出行將達到18.7億人次,占出行總量的8成左右。

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旅游消費盤點》顯示,出游人次較去年同期兩位數增長。其中,境內自駕游、自由行熱度增長顯著;出境游方面,自由行出游人次同比增長近一倍。境內自由行熱門目的地中,南京熱度位列第五名

出境游方面,攜程簽證服務訂單同比增近30%,中國游客足跡遍布全球3000余城,比“五一”增加1200個目的地。日本、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憑借距離近、簽證政策便利等優勢,成為中國游客首選。歐洲深度游也備受青睞,冰島、挪威等地出境訂單增幅同比翻倍,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地增幅約七成。

受免簽等政策帶動,國慶假期入境游市場較為火熱。“去哪兒”旅行大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平臺上使用非中國護照預訂中國國內航班的機票量同比增長超過三成,目的地覆蓋中國近百個城市,較受外國朋友歡迎的中國城市前十位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杭州、廈門、青島、海口、沈陽。

家庭和年輕人成為主力

政策端在節前已提前發力。9月25日啟動的“全國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月”累計發放4.8億元補貼,各地合計舉辦2.9萬場次活動;河南、湖南、江蘇等省通過消費券、包機專列獎勵等形式刺激客流,北京、深圳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8%—12%,但銷售額增幅僅4%—6%,折扣力度加大、讓利空間收窄,企業“以價換量”跡象明顯。

滴滴出行數據顯示,日均打車需求同比去年上漲14%,全時段較去年呈上漲態勢。假期異地打車需求相比節前上漲89%。與去年同期相比,前往運動場所和室內休閑場所的打車需求分別上漲36%和35%,美容美發、購物和餐飲美食場所的需求上漲均超過20%。雙節氛圍疊加,假期走親訪友需求同比上漲32%。

商品消費中,受黃金價格飆升的影響,國慶中秋假期珠寶首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1%;手機等通訊器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8%,明顯不及“五一”假期的118%,或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趨緩有關;汽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6%,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4.7%。

結構上看,綠色、智能、體驗類消費繼續領跑。商務部監測的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假期前四天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額同比增20.1%,一級能效家電、智能家居產品分別增長19%、16.8%;沉浸式文旅項目、縣域音樂節、非遺市集成為流量入口,徽州古城魚燈、龍門古鎮三國廟會等活動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滿房,卻難掩“叫好又叫座”項目稀缺、區域分化明顯的現實。

節日期間,多景區發布公告稱接待游客達到最大承載量,廈門鼓浪嶼、九寨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多個熱門景區均顯示日客流量達到承載上限。

從游客結構來看,家庭和年輕人成為主力。國慶中秋假期,學生群體以近四成的比例,繼續穩居國內機票第一大客群,親子客群以近三成的占比緊隨其后。

飛豬數據顯示,1995年至1999年出生的95后扛起了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出游的大旗,預訂人次占比最高,達到近四分之一;2005年以后出生的05后也開始了獨立旅行,預訂人次同比去年大增61%。

展望四季度,傳統旅游淡季將至,元旦、春節尚遠,假期消費“脈沖式”反彈能否轉化為常態化增長,關鍵仍看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速度與信心重建程度。(思維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消費
長假出行火爆,消費“成色”足不足?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