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擁有名創優品,又在此前入股永輝超市的葉國富,或將迎來自己的又一個上市公司。
9月26日,名創優品旗下附屬公司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倘若TOP TOY能夠順利登陸資本市場,葉國富精心構建的資本版圖無疑將進一步壯大。
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TOP TOY的營收實現58.5%的同比增長,達到13.6億元;同期利潤增長26.84%,達到1.8億元。
不過,鑒于TOP TOY深耕潮玩這一細分賽道,其也不可避免地會被外界拿來與另一家潮玩巨頭——泡泡瑪特進行對比。
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下午17時左右,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家族的財富已達219億美元,而葉國富的最新身家則為30億美元,不及王寧家族的兩成。
在經營業績方面,TOP TOY與泡泡瑪特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營收和凈利潤之間的顯著差距外,TOP TOY自有IP的建設起步也相對較晚。
招股書顯示,目前,TOP TOY對由授權IP開發的產品依賴程度較高。2022年至2024年期間,TOP TOY的授權費用更是激增276%。
此外,在出海拓展的進程上,TOP TOY也稍顯落后。隨著海內外越來越多新老玩家紛紛發力潮玩市場,行業內的入局者陡然增多,TOP TOY面臨的挑戰愈發嚴峻。
TOP TOY沖刺港交所,葉國富或再拿下一上市公司
9月26日晚間,名創優品通過港交所發布的一則公告,拋出了一則重磅消息:公司擬以TOP TOY股份于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方式對其進行分拆,且港交所已確認其可進行建議分拆。
根據公告披露的細節,TOP TOY分拆將通過全球發售及分派的方式進行。有關建議分拆(包括全球發售的規模及架構)及分派的詳情尚未最終確定。分拆完成后,TOP TOY仍將維持名創優品附屬公司的地位。
同日,TOP TOY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文件,并選定摩根大通、瑞銀、中信證券作為其聯席保薦人,為其上市之路保駕護航。
而TOP TOY此次赴港上市的舉動,不僅兌現了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2022年許下的“希望3年內推動TOP TOY單獨上市”的承諾,同時也是繼名創優品于2022年實現港美雙重上市后,葉國富的又一重大戰略布局。
如果TOP TOY日后能夠順利登陸資本市場,身為掌舵者的葉國富,其精心打造的資本版圖下將再添一個上市公司。
名創優品董事會認為,分拆可以更精準反映TOP TOY的獨立業務價值,提升其運營與財務透明度,同時吸引專注于潮玩高增長賽道的特定投資者,這一定位與名創優品“全球生活零售商”的主體業務形成清晰區隔,避免了不同業務板塊估值邏輯的相互干擾。
此外,對于母公司而言,分拆后TOP TOY的潛在增值收益將通過財務業績并入的方式,為名創優品股東進一步帶來回報。
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12月開設首家門店以來,截至上半年末,TOP TOY在全球的門店數已達到293家。
雷達財經了解到,TOP TOY的產品矩陣涵蓋手辦、3D拼裝模型及搪膠毛絨等品類,并構建有涵蓋自有IP、授權IP及他牌IP的全面且動態的IP矩陣。
業績方面,TOP TOY近年來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2020年至2024年,TOP TOY的營收從6.79億元攀升至19.09億元,累計增幅高達181.15%。
至于盈利指標,2022年,TOP TOY的年內虧損為0.38億元。然而,到了2023年,TOP TOY便成功扭虧為盈,實現年內利潤2.12億元,并在去年進一步增至2.94億元,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TOP TOY的業績再度迎來強勁增長:營收同比增長58.5%至13.6億元,期內利潤同比增長26.84%至1.8億元,繼續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
在此期間,TOP TOY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19.9%一路提升至2024年的32.7%。不過,今年上半年,TOP TOY的毛利率有所回落,降至32.4%,不及上年同期的32.8%。
TOP TOY在招股書中提到,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GMV復合年增長率超過5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TOP TOY是中國增長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亦是年GMV突破10億元大關歷時最短的中國潮玩品牌。
得益于公司取得的亮眼表現,資本對TOP TOY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天眼查顯示,在此次正式赴港IPO前夕,TOP TOY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
據媒體報道,此輪融資規模約0.59億美元,吸引了淡馬錫及其他獨立投資者的參與。融資完成后,TOP TOY的投后估值達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90億元。
根據招股書規劃,TOP TOY此次赴港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進一步豐富多元化IP矩陣,深化全球化的全渠道布局,進行品牌建設及營銷,提升供應鏈實力和強化全流程數字化能力等方面。
214億富豪葉國富,身家不及王寧兩成
葉國富攜TOP TOY全力沖刺港交所的背后,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勁對手正橫亙在前,這個對手便是當下在全球潮玩市場風靡一時的巨頭——泡泡瑪特及其創始人王寧。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截至9月30日下午17時許,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家族以21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59億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05名。
而葉國富盡管手握名創優品、永輝超市兩家上市公司,如今又雄心勃勃地欲將TOP TOY推向資本市場,但其目前的最新身家僅為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4億元),全球排名為第1337位。
從前述數據不難看出,王寧及其家族的財富規模是葉國富的7.3倍。這一懸殊差距的核心所在,部分原因可歸結于兩家企業在核心IP競爭力上的顯著差異。
其中,泡泡瑪特以“自有IP”為絕對核心,構建起了強大的IP護城河。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顯示,去年,公司自主產品分類下藝術家IP的收入占比高達85.3%,而授權IP的占比僅為12.3%。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泡泡瑪特藝術家IP分類下的多個頭部IP,去年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THE MONSTERS的收入更是超過30億元。
而強大的IP溢價能力,還進一步撐起泡泡瑪特高達66.8%的毛利率水平,彰顯出其在潮玩市場的霸主地位。
反觀TOP TOY,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共擁有17個自有IP,數量上遠不及授權IP(43個)。
2024年,公司由自有IP開發的產品收入僅為680萬元;而同期由授權IP開發的產品收入卻高達8.89億元,且IP授權成本持續攀升。
2022到2024年,TOP TOY的IP授權費從871.8萬元激增至3278萬元,累計增幅達276%。今年上半年,TOP TOY的授權費更是進一步增至1971.1萬元,同比增長超34%,占同期期內利潤的比重超過一成。
盡管TOP TOY的毛利率已從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32.7%,但與泡泡瑪特去年高達66.8%的毛利率相比,仍存在顯著差距,甚至不足泡泡瑪特同期毛利率的一半。
就自有IP的孵化成效而言,TOP TOY與泡泡瑪特的差距更是巨大。招股書顯示,在往績記錄期間,TOP TOY旗下明星IP卷卷羊咩記干果鋪系列、大力招財的累計GMV分別為1070萬元、3500萬元。自2024年起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糯米兒產品系列的累計GMV為5000萬元。
而據泡泡瑪特半年報披露,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過億的藝術家IP便多達13個。
更令人驚嘆的是,泡泡瑪特LABUBU系列在二手市場的溢價頗高,部分限量款產品一經發售便迅速售罄,這無疑進一步證明了其IP的強大號召力。
回看TOP TOY的發展歷程,公司初期較為依賴第三方IP,自有IP的建設起步較晚。在名創優品的中期業績電話會上,葉國富也坦言,自有IP目前雖是短板,但補齊后公司大有前途。
葉國富還表示,以前名創優品是一條腿走路,只做國際IP授權,但實際在半年前集團就開始布局,現在可以宣布IP雙輪驅動戰略,即“國際IP+自有IP”戰略。
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出海征程任重道遠
盡管TOP TOY的增長勢頭頗為亮眼,但從財務數據與行業格局來看,其在向港交所發起沖擊的道路上仍存在多重隱憂。
比如,前述提到的較為依賴授權IP依賴的風險尤為突出。TOP TOY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倘我們未能擴大或維持與IP授權方的合作,或我們與任何IP授權方的現有合作被終止或減少,或我們不再能夠從此類業務合作中受益,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TOP TOY所面臨的境況也不容樂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IP玩具市場CR5(行業前5名企業市場份額)約為25%。其中,泡泡瑪特以11.5%的份額穩居首位,布魯可以5.7%的份額位列第二,其余品牌份額均不足2%。
與此同時,政策紅利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潮玩市場。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開發時尚國潮產品,打造國貨“潮牌”、“潮品”,為國產品牌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
在地方層面,以東莞為例,其更是計劃拿出1.2億元產業扶持資金,從產業生態、開拓市場、內容創作、動漫產業、要素保障等五大方面支持潮玩和動漫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奧飛娛樂、沐邦高科等傳統玩具企業也在紛紛加大潮玩業務的布局力度。新進入者的不斷增加,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搶占市場份額。
而在海外拓展方面,TOP TOY的進展也顯得較為緩慢,這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增長空間。
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潮玩,逐浪全球”戰略升級發布會上,TOP TOY宣布啟動全球化,計劃在未來五年讓公司的海外銷售占比突破50%,門店布局超過40個國家,產品銷售超過150個國家。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TOP TOY距離完成這一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招股書顯示,上半年,TOP TOY海外地區收入僅為0.5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不足4%。
盡管公司管理層透露,目前海外門店均處于盈利狀態,且單店收入高于國內平均水平,但與泡泡瑪特上半年超過四成的海外收入占比相比,TOP TOY的全球化進程明顯滯后。
而在海外潮玩市場,TOP TOY還需面對日本萬代、美國Funko等強勁對手的激烈競爭。
TOP TOY 能否順利叩開港交所大門,如愿登陸資本市場?葉國富又能否借此次 IPO 進一步擴容財富版圖,實現身家躍升?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