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從3億到50億GMV僅花6年,國貨美妝輪到谷雨上桌了?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胡芳潔

谷雨來勢兇猛。

9月23日,谷雨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谷雨”)發布獨家專利研發的抗衰新原料“類人源外泌素HME”。這是繼極光甘草和稀有人參皂苷CK之后,谷雨在創新原料領域的又一突破。

今年以來,谷雨頻繁以“國貨美妝科研標桿”的品牌定位亮相。

據媒體報道,近期,其核心成分“極光甘草”研究相關論文在國際權威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上發表,進一步揭示該原料的作用機理及功效驗證;而后兩項關于“稀有人參皂苷CK”的核心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9月中旬,谷雨帶著極光甘草科研新進展亮相在法國舉辦的第35屆IFSCC國際化妝品科學大會。

這一系列變化,是在谷雨銷售規模突飛猛進、資本化運作正式啟動的背景下。

數據顯示,創立于2016年的谷雨,銷售額從2019年3億一路攀升至2024年超50億元。而今年3月,谷雨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輔導協議,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

在中國美妝頭部企業名錄上,谷雨想要“擁有姓名”,而科研實力是它正在極力打造的利劍。

近兩年,比拼不斷升級的美妝競技場,珀萊雅、韓束、巨子生物、毛戈平等都擁有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自然堂也在9月底遞交了港股招股書。

是時候該輪到谷雨上桌了?

1、從3億到50億極速狂飆

已經啟動IPO進程的谷雨,顯然不滿足于年GMV超50億元的成績,它還想要給市場更多故事和想象空間。不過,規模依然是它的底氣。

這個以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為名的品牌,誕生于2016年,用了9年的時間,就走到了IPO的門前。

不僅名字頗有中國特色,谷雨的定位也是專研中國人膚質的功效性植萃護膚品牌。而基于核心成分光甘草定打造的美白產品矩陣,在谷雨邁向銷售額超50億元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公開資料,成立初期,谷雨以氨基酸潔面切入市場,定價68元,用半年時間迅速在淘寶直播中打開銷路。隨后又先后推出主打成分為光甘草定的美白奶罐面霜、光感水等爆款,瞄準學生和年輕職場人群。

這一策略與當時“成分黨”崛起、性價比消費盛行的趨勢高度契合,谷雨銷量直線上升。

當時谷雨市場總監游揚對媒體透露,2019年谷雨全渠道體量飆升到3億元左右,較2018年增長了約600%。

據“谷雨時節護膚”微信公眾號,2021年至2023年,谷雨的銷售額分別突破了10億元、22億元和35億元,2024年GMV則突破了50億元。

早期的中國美妝市場,美白賽道早已是一片紅海。

當一眾品牌在煙酰胺、維C等傳統美白成分中陷入同質化競爭時,谷雨的創始人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光甘草定”這一成分的獨特價值,作為一種天然提取物,光甘草定不僅美白效果突出,更具有溫和不刺激的獨特優勢。

與此同時,光甘草定提取難度大、成本高的特點,也為品牌故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谷雨巧妙地將這一成分與品牌文化相結合,打出“天然溫和美白”的差異化定位,成功在競爭激烈的美白賽道中開辟了一片藍海。

不過,據「創業最前線」長期觀察,真正讓谷雨實現指數級增長的,是其對流量生態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

從2016年試水淘寶直播,到2018年入駐小紅書,再到2020年后重倉抖音、快手,谷雨構建了一套“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的完整鏈路。

過去數年,社交電商沖擊貨架電商的市場變革中,谷雨并沒有與其他重押淘系的美妝品牌一樣,面臨轉型陣痛或增速放緩的困擾,反而是憑借多平臺的廣泛投流而持續飛升。

尤其是在抖音平臺,近年來,諸多重倉天貓的頭部國貨美妝品牌,加大在抖音的投放和運營,國際美妝品牌更是在抖音集體發力。但即使在這一情況下,谷雨的表現依然毫不示弱,反而蒸蒸日上。

據飛瓜數據,谷雨2024年位列抖音美妝第八名,平臺年銷售額達15-20億元。2025年上半年,谷雨在抖音美妝榜更是躍居第五位,僅次于珀萊雅、韓束、歐萊雅和雅詩蘭黛。

谷雨對渠道把控的敏銳度和準確性,或許與創始人背景有很大關聯。

據聚美麗報道,王安寧的家族長輩很多都做供應鏈,為國際大牌做代工。所以王安寧在家族的化妝品工廠干了多年配方師,之后開MCN公司、廣告公司等,“把做化妝品品牌該有的能力板塊都做了一遍”。

王安寧的家族背景和創業經歷,為其美妝行業創業提供了支撐。

然而,這些成績和能力,對于此時的谷雨而言,已經不夠了。

2、“科研人設”立住了嗎?

已經啟動上市輔導的谷雨,想要在資本市場與美妝大佬們同場競技,要面對的是比流量市場更嚴酷的考驗。

對于谷雨而言,要給資本市場講故事,只有GMV、規模增速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扎實的盈利能力、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研發壁壘。而從今年以來谷雨的相關信息傳播來看,“科研王者”,是谷雨在新階段更想要獲得認可的身份。

谷雨用一系列動作,來強化這一定位,而原料領域則是突破口。

今年9月23日,谷雨重磅發布獨家專利抗衰新原料“類人源外泌素HME”,這也是谷雨繼極光甘草、稀有人參皂苷CK后,在創新原料領域的又一突破。

這一突破,被期待能夠填補國內化妝品市場在“安全合規外泌體應用”領域的空白。

據公開資料,所謂外泌體,是細胞分泌出的微小囊泡,攜帶著蛋白質、RNA等多種活性分子,這些微小顆粒能夠傳遞修復信號,調節炎癥反應,促進細胞更新。在美容抗衰領域,被視作一項具有顛覆性潛力的生物技術。

但與此同時,它也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和挑戰。因存在攜帶風險因子、可能存在病原體污染、提取工藝缺陷等各種復雜問題,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美國FDA在內的全球主要監管機構,均未批準任何一款外泌體化妝品上市。

由于概念前沿、監管缺失,“外泌體”也成了營銷的重災區。

而谷雨此次發布的創新原料“類人源外泌素HME”,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外泌體,而是一種基于體外仿生手段合成的類人源的人工外泌體。

其在規避傳統外泌體風險的同時,有效性如何,以及其作為原料所生產的產品功效如何,依然有待未來市場的檢驗。

不過,在此之前,谷雨已在成分創新上投入大量資源,也持續獲得新進展。

其中,谷雨在美白護膚市場打天下的核心成分“光甘草定”,就實現了從基礎成分到自研成分的進階,其自主備案原料“極光甘草”通過特殊的生物轉化技術,美白效果據稱是普通光甘草定的三倍以上。

此外,谷雨還推出了“稀有人參皂苷CK”這一自主創新原料,旨在進軍抗衰老這一更高階的賽道。

為了支撐其技術敘事,谷雨在產業鏈布局上同樣不遺余力。

品牌宣稱已構建從“原料-配方-檢測-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在原料端,谷雨在新疆建立了專屬的光甘草定種植基地,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

在研發和生產端,谷雨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青囊研發中心,還成立獲國家CMA及CNAS認證的理化實驗室和功效評價中心;同時,配建近6萬平米的特色原料生產工廠和護膚品生產工廠,實現極光甘草、稀有人參皂苷CK等核心成分自研自產。

此外,谷雨與廈門大學共建的聯合研究室在今年9月揭幕,共同推進抗衰老等方面的基礎研究與創新應用。

原料研發創新、全產業鏈布局,結合谷雨的業務進展,可以看到,正是圍繞“極光甘草”核心成分的美白產品布局,主導了谷雨的50億元GMV的達成,這一塊已經實現商業閉環。

但是,圍繞“稀有人參皂苷CK”的抗衰業務線,以及未來以“類人源外泌素HME”為核心的細胞基因級抗衰業務線,尚處于發展早期階段。相關原料分別在今年5月、9月才推出。

谷雨雖然也有抗衰產品線山參系列,但銷量遠不及美白系列,在天貓和抖音旗艦店,山參系列銷量最高的,依然是綜合了美白效果的極光山參水乳套裝。

美妝科研王者,需要經歷商業化的檢驗才能實現真正的閉環。而被谷雨寄予厚望的抗衰老業務線,商業化征程才剛剛開始。

3、該上桌了?IPO前夜的考驗

對于谷雨而言,要在抗衰業務線上證明自己,并不容易。

在美白領域強勢搶占市場的谷雨,除了在光甘草定原料上的技術深耕、極致的流量運營外,“平價”也是獲得年輕人青睞的關鍵因素之一。

10月7日,「創業最前線」在谷雨天貓旗艦店看到,銷量排名前三的商品,分別是雪肌水乳套裝(券后約192元)、美白奶罐面霜50g(券后約178元)、光感水(券后約149元),銷量分別為40萬+、20萬+、20萬+。

而谷雨明星大單品奶皮面膜,買5片到手10片,券后約87元,銷量10萬+。

規模化之后,國貨美妝品牌普遍會開啟品牌化征程,谷雨也不例外。隨著谷雨向抗衰老領域持續拓展,提升品牌調性和溢價能力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谷雨的品牌影響力,足以說服消費者為此買單嗎?

據媒體報道,2024年谷雨推出四時靈露凈化水,150ml定價1080元;高能山參面霜60g定價950元,券后到手價約800元。但兩款高價產品一經推出,就引發消費者質疑。

“成分與200元檔產品差異不大,溢價全靠營銷包裝”“國貨不該割韭菜”……社交平臺上類似的爭議聲不斷。盡管品牌強調該產品采用“99%純度光甘草定”,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

目前,天貓旗艦店顯示,谷雨四時靈露凈化水150ml售價800元,銷量僅為100+。高能山參面霜則無法搜索到。

除了主品牌的高端化嘗試,谷雨還在去年6月推出專注抗衰修護的功效型新品牌粹律ReGreen,試圖通過多品牌矩陣覆蓋不同細分市場。

該品牌主要以植物A醇聯合肽類成分來實現抗衰修復功效,定價也明顯高于谷雨主品牌。以面霜為例,谷雨美白奶罐面霜50g價格不到200元,而粹律復能聚膠緊塑面霜50g價格則高達490元。

不過,這款面霜目前天貓旗艦店銷量為5000+,與美白奶罐面霜的20萬+不在一個量級,且根據用戶評價來看,5000+的銷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購買15g中樣的用戶,品牌依然處于試水階段。

公司不僅收入主要依賴主品牌谷雨,品牌矩陣尚未成形,在銷售渠道上,對線上渠道的依賴也十分明顯。

據了解,谷雨超90%的收入來自線上渠道。隨著主流電商平臺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美妝品牌的線上獲客成本持續攀升已成為行業共識。

這種依賴單一渠道的模式存在多重隱患,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頻繁調整流量分配機制,每一次變化都意味著品牌需要重新適應規則,這為業績的穩定性帶來不確定性。

去年以來,已有多家國貨美妝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或正式提交招股書,例如,毛戈平的定位是“國貨彩妝第一股”,林清軒是“國貨高端護膚第一股”,自然堂則以“科技美妝+巨頭背書”為故事核心。

而對于谷雨而言,可以對資本市場講的故事是什么,看起來似乎并不清晰。

“國貨美白”代表著谷雨的過去,已然成功,難有更多想象空間;而資本市場投資的是未來,如果講未來發力的抗衰賽道,又沒有更具說服力的商業化成果。新增長業務與傳統優勢業務脫節,恐怕才是谷雨最大的問題所在。

業績已將谷雨推上牌桌,但規模比拼并非這場游戲的終點。它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打破對流量路徑的依賴,建立以科研為基石的新增長范式。

這場與“昨天的自己”的較量,遠比外部競爭更為殘酷,也更能定義谷雨的未來。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谷雨
從3億到50億GMV僅花6年,國貨美妝輪到谷雨上桌了?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